从使用范围和认知方面来看,绩效考核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管理的一个常用工具,大多数的企业都在使用绩效考核,好像没有绩效考核就是管理不到位,企业就感觉不踏实;而有了绩效考核,企业就感觉可以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绩效,心理也就踏实了。
真实的状况是不是这样呢?现实中,在执行绩效考核的企业中,也是出现了不同的效果。在这里,针对企业实行绩效考核的一些情况,我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,探讨一下影响绩效考核效果的因素。
绩效考核的基础条件不具备,绩效考核的实施就是空中楼阁,经常遇到一些企业的领导,在业绩不好、效益欠佳、员工主动性不强、工作效率不高、职能不清等等情形时,最先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绩效考核,把绩效考核当成了“万能药”。但实际上,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,都有其关联因素,需要找到真因,对症施药才行。
在我们接触企业和对企业进行咨询的过程中,发现有些企业存在的问题,确实是绩效考核可以解决的,但更多的是基础管理、企业文化、企业战略等方面出现了问题,这些原因导致的问题,是仅仅依靠绩效考核解决不了的。
1. 组织结构状况的影响。
组织机构设置混乱,导致职能、职责不清晰,绩效考核的标准、
责任不能界定,绩效考核的实行就是流于形式,或者执行不了。
2. 员工职业水平、技能水平的影响。
企业各级领导、员工对职能、绩效考核的认识和理解不足,会导致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不够,心理抵触或者努力方向偏离。
3. 企业文化的影响。
企业倡导的,企业反对的,如果不能做到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如果没有奖勤罚懒的机制,如果没有职业发展的平台等,绩效考核也会成为一纸空文。
受上述三个方面影响的企业,在解决这些影响因素的前提下,绩效考核需要由粗到细的分步进行,即: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初期,可以用简单的指标考核,或者360考核等,逐渐引导员工的绩效考核思想,在上述问题基本解决以后,再引进规范、适合的绩效考核体系,强化执行,才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