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人才意识逐步提升的今天,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。企业长期稳定的良性循环发展依赖于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。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,同时也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,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,吸引留住人才。
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,合理的薪酬待遇成为就业者考虑的重要前提。员工薪酬满意度与否直接影响企业本身的发展规划。也可谓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“风向标”,薪酬管理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,也是员工个人价值的体现。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薪酬管理创新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。而强有力的薪酬保障、公平的竞争环境及长远发展空间等都需要通过薪酬管理来实现。
1.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定义
薪酬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所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,广义的薪酬包括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。狭义薪酬就是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。其中包括工资、奖金、津贴等。从企业角度来看,薪酬是企业对其目标实现付出劳动的员工的一种回报或报酬。从员工的角度而言,是员工向其所在单位或组织工作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或答谢。企业薪酬管理则是企业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,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、薪酬策略、薪酬水平、薪酬结构、薪酬构成进行确定、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,他属于企业规章制度的范畴。薪酬管理包括薪酬体系设计和薪酬日常管理两个方面。薪酬设计是薪酬管理最基础的工作,而薪酬预算、薪酬支付、薪酬调整工作则是薪酬管理的重点工作。加强薪酬日常管理工作有助于实现薪酬管理的目标。关注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,及时调整企业薪酬策略,薪酬水平,薪酬结构及构成以实现效率、公平、合法的薪酬目标,从而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。
2.企业薪酬结构及其类型
企业薪酬结构是指薪酬各组成部分的构成项目及各自所占的比例。一个合理的组成薪酬结构应该有固定薪酬部分,如基本工资、岗位工资、技能或能力工资、工龄工资等,又有浮动薪酬部分,如效益薪酬、业绩薪酬、奖金等。薪酬结构类型主要有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、以技术为导向的薪酬结构、以工作为导向的薪酬结构及组合薪酬结构等。绩效薪酬制是根据员工的绩效来决定薪酬数额的。其特点是激励效果好,缺陷则是只注重眼前效益,而忽略长期发展。岗位薪酬制的优点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心,缺点是无法反映员工在技术、能力等方面的贡献差别。技能薪酬制有利于激发员工技术与能力,但忽略了能力的实际发挥程度。组合薪酬制能全面考虑员工对企业的投入,适用于各种类型企业的实际薪酬管理中。
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。
1.企业薪酬管理方式贫乏
现阶段,国有企业中存在领导对薪酬管理的认识有严重不足,他们习惯的认为员工的薪酬和福利等都可以自己说了算,忽视了在薪酬管理中通过创新等形式来提高员工对工作的认知度,以达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。薪酬制度处于一种形式上的陈旧模式,企业中的薪酬管理部门不能做到与时俱进,没有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实际情况来衡定薪酬标准,也没有根据发展状况来对员工的薪酬进行合理的调整。基层员工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薪酬回报。他们想要增加薪酬只能通过职位变动来实现。这就导致有不正歪风的滋生,使得企业的发展存在不正常现象。同时员工也不能做到尽职尽责,通过提高业绩来增加薪酬。
2.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缺乏公平、公开性
近年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虽有所转变,但是针对薪酬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创新意识不强,导致薪酬管理制度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,企业内部缺乏公平、公开的薪资待遇, 对劳动工资和薪酬管理比较随意,通常情况下都存在着员工付出与薪酬不挂钩的情况。很多基层技术人员,工作时间长,工作强度大,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,但是他们的工资和薪酬与他们的劳动强度不能成正比,而工作强度较小,付出较少的中高层劳动者的劳动工资与薪酬待遇标准高,更甚至有不劳而获的现象存在,这就会使企业内部的劳动工作与薪酬分配不公平,不能激励基层技术人员,也不能保证劳动工资与薪酬管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,更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。
3.员工对薪酬管理的认知度不够
在传统薪酬管理理念中,员工对薪酬的定义仅停留在直接的经济报酬中,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货币工资和实物报酬,接受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劳动报酬。而对间接薪酬包括社会保险、员工福利、股票期权等认知度低。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,现代薪酬管理体系的产生客服了传统现象所产生的某些弊端。也提高了员工对薪酬管理的认知度。但这种认知度也存在片面性和肤浅性 ,导致企业员工也存在流动性大,企业人力资源处于不稳定状态。
4.企业的劳动工资与薪酬管理不匹配
现代企业中劳动工资与薪酬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,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,大多数的企业存在以工龄为基准,管理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,不能很好地体现按劳分配,多劳多得的原则,会使员工的积极性降低。企业的薪酬管理思维过于保守,公司对薪酬认识仅为单纯的企业成本和支出,没有意识到其带来的效益和利润,管理明显落后。当前社会的整体收入水平、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劳动力的供求情况,以及国家针对企业劳动工资及薪酬出台的相关政策不尽完善,不同企业的生产效益和规模,企业文化及分配制度差异都影响着企业的薪酬管理。